三、循循善誘是妙招

最後,古人教導我們管教孩子要循循善誘,真是妙招!

「循循」的意思就是按部就班的來,不要急吼吼的,要有耐心。

「善誘」是很會騙嗎?正如台語把帶孩子說成「騙孩子」,心想只要能讓孩子乖乖的,唬唬他有什麼關係呢?這招有一時的效果,多用幾次就失效了。其實,「誘」者言秀、即美言也!善誘的意思是很會因勢利導,也許給一些美言、甜頭、希望,但絕不是用高壓的手段。請別忘記,藝術是要用心去經營的,不是一蹴可及的,循循善誘正是這種藝術的表現。

教孩子節省的招數

孩子還年幼時,我就發覺有時他們很想要買一樣東西,只是口袋裡沒有錢,眼巴巴的看著同學或朋友享受,自己只能偷偷的吞口水。真是可憐!

回想自己年幼時,社會很蕭條、家庭又貧窮,常常碰到這樣的景象,記憶猶新。記得有一次經過福利社,看見同學在買包子,熱騰騰、白嫩嫩的,讓我深受誘惑,但是我口袋裡從來就不會有零用錢。按耐不住誘惑的威力,就騙父親橡皮擦丟了,要再買一個;其實是拿去買熱包子了。不僅膽顫心驚,還帶有一點罪惡感。

真不希望孩子還要受這樣的委屈!所以,就開始給他們零用錢。經過一段時間,發現他們常把錢花的光光的,而且好像很享受的樣子。這時,我又擔心他們會亂花錢、養成浪費的習慣,不知道該繼續給零用錢,還是不該。既不希望孩子沒錢用、受委屈,又怕孩子養成浪費的習慣,真是左右為難。

深思熟慮的結果,想出一記絕招。對孩子說:

「每週我給你們的零用錢,到了下一週發錢時,剩下的交回來,我就在你們的帳簿上登記加倍的數目。例如交回五十元,我就在你們的帳簿上記一百元。將來你們想要購買一件貴重的物品、如玩具,就可動支自己的存款。」

過了一些日子,他們的存款就都超過萬元了。他們要買東西,因為錢在我們的手中,就有機會指導、給他們建議,不是很妙嗎?但是,要小心了,父母只是建議者、規勸者,決定權還是要交在他們自己手中。這樣,他們才不會有受制於你的感覺,而樂於學習這個功課!

循循善誘跟強迫行為的差別

請注意,循循善誘跟強迫行為有很大的不同。循循善誘是慢慢來,很有耐心,用盡各種辦法讓孩子一步一步的認同你所說的。相反的,強迫行為是不管該子認同與否都不能妥協。循循善誘是有可能對話、溝通、比較等,父母並不站在主宰者或專制的立場;然而強迫行為則是單方面的灌輸,毫無商量的餘地,有專制的味道。哪一種讓孩子心悅誠服,勝負立判,不是嗎?

最糟的是強迫行為常常是因為絕對化自己的理念或經驗,因為不讓孩子有商量的餘地,如果發現錯了,父母要負全部的責任。相反的,循循善誘既使錯了,因為有取得孩子的認同,比較能得到孩子的諒解。就像有一些父母強迫孩子照自己的理念決定婚姻的對象,後來婚姻失敗時,通常都會被孩子怪罪,難以得到諒解。有許多事情是很難預料的,輕易的絕對化常常會判斷錯誤哦!

更重要的是,強迫行為會傷孩子的情緒,也傷害孩子跟你的關係。然而循循善誘就幾乎不會有傷害,這是不能不知道的重要道理。

最高級的「善誘」是用請教來引起話題,然後一步一步引領對方明白、並說出你要教導他的真理,然後你讚美他真聰明,甚至謝謝他告訴你答案。結果,彼此都高興得不得了!

電影「吾愛吾師」( To Sir, We Love )

吾愛吾師是多年前的電影,一再的播放還是有很多的觀眾,可見口碑不錯。最近在第四台又看了一遍,這一次的收穫竟是意外的多,那位學生所愛的主角老師所用的正是循循善誘的典範。

故事一開始,主角前往應徵的北碼頭中學,在車上坐在他身邊的婆婆媽媽們,講話很大聲,旁若無人,甚至粗言穢語,顯示出當地人民的水平。面無表情、主修工程學的年輕黑人因為工作無著落,前來這個窮鄉僻壤作育英才。

在吵雜的學校裡第一個碰到的竟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孩,叼著一支香菸。第一個見面的老師西奧•威斯登,一個不修邊幅、不管孩子死活的失敗主義者,不停的給主角薩克里潑冷水,斷言他是前來報到的「待宰羔羊」,述說前任老師是怎樣被學生氣走的來嚇唬他。副校長匆匆忙忙的告退了,說她要去為學生放洗澡水,因為有一十四歲的學生還不會照料自己。校長說,這一班學生幾乎都是其他學校退學的學生。薩克里還是接下這個教職,因他需要工作,好歹總要試試嘛!

暗地裡發誓絕不被學生激怒的薩克里老師不到幾個禮拜就被激怒了,因為那些學生簡直是無法無天、軟硬不吃,不但放肆的作秀起鬨,甚至故意搗蛋,以作弄老師為樂,正像我們所說的小流氓一樣!有一次,薩克里訓誡一個學生說:「你對父母也這樣說話嗎?」不料學生竟大聲吼回來:「你不是我該死的父親!」

要怎樣管教呢?引發興趣是第一要領

有一位老師說:「最好很狠的給他們一頓鞭子,不搞定他們就要被他們整死。」

一位女老師說:「他們在家裡不聽話就挨打,對父母出言不遜天就要塌下來了。」可是這間學校的校長堅持不准打罵,老師還能怎樣管教呢?

在盛怒之中,薩克里老師忽然領悟過來,這群高中即將畢業的學生,其實還是孩子一個,跟他們講大道理或教他們高深的學問其實毫無用處。所以就把教科書呆到垃圾桶去,改跟他們談切身的生活教育,從言必稱老師、小姐、先生開始,要他們學習自重與彼此尊重的道裡。他說:

「小姐們要得到人的尊重,得要證明自己值得尊重!」

「男士們要人喜歡就要有乾淨的外表、高雅的談吐!」

這些簡單的道理他們聽進去了,開始有興趣上課了。從而薩克里老師跟他們談生命、生存、愛情、死亡、性、婚姻、以及叛逆的觀念,引起很大的共鳴。上課時守秩序又興致盎然,不再大吵大鬧高聲尖叫了,連校長也覺得不尋常,摸進教室看個究竟。

對了,引起興趣就是循循善誘的第一個要領,不是嗎?否則再下去要怎樣溝通呢?

絕不強迫孩子是第二要領

相反的,阻礙溝通、窒息學習興趣的就是強迫行為。所以,循循善誘的第二個要領應該就是絕不強迫孩子。像片中的體育老師,訓練學生總是用強迫的手段,雖然用心良苦,但是始終不能得到學生的信服。連大部分學生都喜歡的體育課都讓學習失去了興趣,教法出了問題不是很明顯了嗎?其實學生不但沒有興趣,還時時刻刻想要反擊呢!時機一到、發生意外事件時,學生就反攻了。

薩克里老師幾乎從不強迫學生,不以暴制暴,他也勸學生不可用暴力解決問題。他談「叛逆」讓人印象深刻,把大家都視為大逆不道的叛逆當做一種改變而已。不喜歡別人的表現或現況,就自然想要加以改變,若是不被別人接納時,他們就會採取我行我素的消極行為或依樣畫葫蘆的採取反擊的行為(強迫對方「不要強迫我」)。薩克里老師鼓勵學生叛逆,但要用和平的方法,而不是靠暴力。他更以披頭四為例,他們帶動了正個世界的社會革命,改變了穿著與髮型的習慣,但是過程是平和的。

請注意,循循善誘既是要慢慢來,自然不是靠暴力、靠權威、靠掌控、靠強迫行為了。

家長之所以無法循循善誘,通常是太心急、太求好心切了。事實上,在人生的歷練上,怎能沒有失敗、錯誤?所以循循善誘最重要的心態是接受對方的軟弱。在整個片子中,除了被激怒那一次外,我們幾乎看不見他疾言厲色的指責學生,總是樂意原諒饒恕學生。連對他挑釁的登漢咄咄逼人拳擊他時,他還是一忍再忍。登漢事後問他:

「為什麼不打我?」他回答說:

「打你也解決不了什麼啊!」

事實上,他也鼓勵學生學習饒恕別人,例如鼓勵女學生原諒她母親在父親死後一年就又跟別人在家裡約會。女學生甚為不解也不服氣的說:

「難道又是我錯了嗎?」有點不服了。

「我沒有資格評斷,但我知道人都會犯錯。我是說,寬恕是上帝的恩賜。要不要給她一個機會,決定權在妳手裡!」好一個決定權在妳手裡,意思是很明顯的。女學生感受到了挑戰,質疑老師怎麼站在犯錯的母親那一邊,他又強調一次:

「因為妳應該給她一個機會,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改善。」說得真好!

做一個冷靜的旁觀者

最後我發現薩克里老師總是做個冷靜旁觀的指導者。每一次來到教室、操場,都是冷靜的用目光巡視一遍,但是幾乎都不發一言。換言之,他總是避免涉入紛爭或對立之中,因為他是指導者,不是反對者或處罰者。想想看,多少時候,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總是很難站在第三者的立場,因為心急、期待立刻扭轉局勢,我們不再是他們的顧問、軍師、參謀,而是站在反對者那邊去指責他們。最糟糕的事,因為心急,我們常常沒有搞清楚情況,甚至先入為主的斷言是孩子的錯。這樣的情況一再發生的結果,親子關係就慢慢受到傷害而疏遠了。真是可惜!然而這種情形卻是很普遍的。

 
彭德修 牧師個人網站
Copyright@2012 EQ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