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別讓輸不起的心理左右

仔細推敲,上述這種「細細唸」其實也是一種的強迫行為。所以會喋喋不休,正是一種輸不起的心態作祟。由於輸不起,於是就採取強迫行為來讓對方點頭、聽從、投降;對方言聽計從,他就得到滿足,才不會繼續細細唸。

所以有人說,細細唸應當寫為「踅踅唸」,踅字是台語「繞」過來、「繞」過去的同意字;換句話說,走過來也唸、走過去也唸,這就是典型的嘮叨了。這種軟性的強迫行為看起來不算什麼,可是對情緒傷害嚴重的人來說,是難以招架而非常具有殺傷力的。難怪老翁要說「不堪虐待」!

一旦細細唸或踅踅唸,所有「愛之深、責之切」的好意都消失於無形,對方怎能心存感激呢?取而代之的是避之唯恐不及了,所以,藉故不回家就不是新聞了。久而久之,自然就漸漸失去互信、互愛的基礎了。嗚呼!

一個人所以會輸不起,因為輸怕了。經驗告訴他,輸代表失控,其結果常常就是被懲罰。因此,輸不起的人一感覺失控,就會緊張起來、然後就想要自保,以至反擊或強迫別人。

他所以會有這樣的控制行為,目的是想把事情抓在手中──掌控,並不是想要害人,可是他的作為反而讓別人不喜歡他。換言之,輸不起的心理讓自己不快樂,也讓身邊的人不快樂。

被情緒所控制的人,因為輸怕了、過份怕輸,總是過份在意輸與贏。所以,每次一輸、就悶悶不樂!要克服這種輸不起的心理,首先要努力克服情緒傷害的影響,學習從另一方向或角度來看事情,多看光明面才不會窮緊張。正如俗語所說「輸輸阿贏」,許多時候,甚至輸就是贏,贏反而是輸;既然如此,何必這麼在意輸呢?

在第一章我曾說,許多的時候,上帝讓人遇見挫折、試煉,是為了造就我們,好像黃金落火爐,是為了讓它更純、更有價值。換言之,苦難、不如意的事,背後有上帝的哲理,為了要帶給我們更多的祝福,聖經說,萬事互相效力是要叫我們得益處,既然如此,何必在乎一時的輸或贏呢?

學習放手與交託的功課

其次,你要學習怎樣放手與交託的功課。

有一天,我跟太太在街上行人道上走,馬路上汽車呼嘯而過,我發現一隻麻雀在路邊樹下花圃裡找蟲吃,我們從牠身邊三尺遠處走過去,牠卻渾然不覺,讓我感嘆良多。

想到小時候,我們一看到麻雀就想要捉來玩,或烤鳥仔粑,麻雀遠遠看到人類就一哄而散了。

我們在公園裡,常見一群鴿子或麻雀在人們身邊徘徊不去,因為牠們知道人類不會捉牠們,反而會給牠們東西吃。

這豈不是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,愈想將牠們抓在手裡,牠們愈怕你、拼命躲著,一旦讓牠們自由、不抓牠們,牠們反而會愈想親近你。

這跟孩子有什麼關係呢?想想看,孩子長大以後,如果被緊緊的抓住,不讓他飛翔到自己的天空去,他就會感覺失控、不自在。所以,許多時候,父母的愛如果是一種強迫行為的掌控,孩子反而會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。

奇妙的是,幾乎所有身為父母的,不論孩子多大,始終就放不開手,這真是我們的困境!

交託給誰呢?

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受教育,可是又怕天高皇帝遠,難以掌控孩子的一切,心中很不平安,深怕孩子不讀書,反而學壞了。這時候,如果有一位親友正好就住在那裡,幾乎所有的父母一定會立刻想到去拜託那位親友,就近照顧自己的孩子。然而,經驗告訴我們,親友卻未必會立刻答應,因為自己的孩子都難以掌控,別人的孩子誰有把握呢?萬一失控不就要負責任了嗎?自然害怕而推託再三了。

不是說天生天養、人人有自己的命嗎?為什麼要為他負一切的責任呢?讓我告訴你一個秘訣,就是把孩子交給上帝,因為人類的生命在上帝的手中,並不是在父母的手中。真的相信上帝的人,才有可能把孩子交託給上帝,這就是放手的秘訣。

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看,孩子只是暫時交給你教養而已,你能負的責任其實有限,時候到了就要把孩子交還上帝,不論願不願意。不願意的人就要多受痛苦,他的孩子也要因此受苦。

新約聖經使徒行傳第十六章提到,保羅、西拉傳福音到腓立比,為一位使女趕出身上的污鬼,反而被誣告、受冤屈,被關在監獄的最內層裡;他們仍然禱告、讚美上帝。你知道為什麼嗎?因為他們相信,上帝必定有祂特別的旨意!

結果上帝用地震救了他們,帶給獄卒難以想像的衝擊,結果獄卒也跟著他們信了上帝,因此建立了腓立比教會的基礎。這是他們靠自己所難以做到的,但是他們信靠上帝、交託上帝,事情的結果反而超出他們的想像。

把萬事交託給上帝,讓祂來為你安排,正是快樂的秘訣!也是信上帝的人的福氣。

輸不起的人容易傷害自己

前一陣子,我和好些朋友家裡常接到不講話的電話,有時一連打好幾次,讓我們不勝其煩。我對他說,你打電話來又不講話,實在太浪費錢了;可是不論我怎樣勸勉、循循善誘、甚至生氣的冷嘲熱諷,電話裡還是靜悄悄的。有時還連連在三更半夜打來、十分擾人清夢,迫不得已只好在睡前關機。

其實我心理有數,知道大概對方是誰,他因為常常得罪人,最近被炒魷魚,心理十分不平衡。說實在的,我們非常憐憫他,不會自我檢討,只會怪罪人,只想報復;這正是輸不起的典型表現,最後傷害的其實是自己。

後來,每一次接到這種電話,我跟內人一點都沒有被激怒,相反的常常彼此說:真可憐啊!這樣說有什麼道理嗎?當然有:

1、被吵到的人對他能有好話嗎?尤其,現在有顯示對方電話號碼的電話,一目了然。被人知道他做這樣的事情,人們會有怎樣的看法呢?豈不是到處訴說他的惡形惡狀,或設法報復嗎?冤冤相報,有什麼好處呢?

2、有一位智者說:不原諒人就是把對方關在自己的心之監獄裡;被關的在裡面睡大覺,關人的在門口站衛兵,到底誰懲罰誰呢?一直無法原諒人,受苦的人正是自己,因為那正是苦毒的味道,怎能有快樂呢?想想看,半夜還不能睡,還在不停的想辦法懲罰別人,不是最可憐的人嗎?

馴服情緒,作情緒的主人

以上所說都是情緒傷害影響生活品質的現象,想要過快樂的老年生活,一定要馴服這些情緒,否則,一定快樂不起來!

基本上這可以分為三個步驟來努力:

解開自己的心結:針對自己的情緒傷害,常做逆向思考。例如自卑感的人,就要想辦法自我肯定,更正兒時父母師長錯誤的評語;相反的,看看自己的成就與表現,給自己正確的評價。

拒絕受傷害:別人的評語不要照單全收,尤其是錯誤的批評。要抱「有過改之、無則嘉勉」的態度面對別人的反應,讓失控的輸再次變成贏的祝福。

3、作情緒的主人:善用對情緒傷害的認知,避免再碰觸別人的情緒瘡疤,並建立跟所愛的人的美好關係。這樣,你的老年生活一定會很愜意的。

 
彭德修 牧師個人網站
Copyright@2012 EQ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