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 鐵 不 成 鋼 是 愛 ?
(2000/9/12登於基督教論壇報)
 

自由時報上一篇「大武山體操傳奇」的專題報導,讓我既感動又激動。感動的是那位老師的創見、毅力、與奉獻,激動的是又一個情緒傷害的受害者。

董××老師十二年前體專畢業後,來到台東達仁鄉的小學任教,發現這裡的排灣族小朋友擁有絕佳的肌力與柔軟度,正是練習體操的良材,於是決定在校內成立台東第一支國小體操隊。用輪胎當鞍馬、沙坑當軟墊、跳箱當跳馬,再自製單槓、吊環,加上嚴格的督促、苦練,終於在數年後開花結果,八六年起連三年奪得全國體操錦標賽的國小團體冠軍,還讓兩個孩子保送國立體育學院,震撼了該部落及全鄉。最令人感動的,為了栽培學子,他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的、無私的付出:以校為家、巴結家長、倒貼薪水、為孩子煮飯、相依為命。能不感動?

然而令人感嘆的,由於訓練過程太苦,讓不少學生退出了體操隊。曾有兩位從小到大拿了許多面金牌的兩兄弟先後都放棄了體操;原來幾乎是全校總動員的體操隊,今年八月竟然只剩四位學生來練習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?讓董老師感到既失望又落寞,苦思孩子到底需要什麼?該如何改變與孩子的互動?

記者分析得好,「董××對待學生就像嚴父對待子女一樣,雖然有著豐富的愛,卻總是隱藏在『恨鐵不成鋼』的嚴格要求底下,師生間少有情感的分享與交流。」「學生或許知道董老師愛他,但卻無法從訓練過程中感受到董老師的愛,金牌雖然奪目,卻逐漸失去支持孩子苦練的動力。」令人傷感的,記者說,「當他們放棄體操時,就好像放棄了董××一般,自認如鐵人般的他也難以接受。」

請問,你是不是像這樣在教育孩子?永遠只有嚴格要求、訓練與管教,沒有溝通的機會,少有情感的分享與交流?父母有豐富的愛,孩子卻難以感受與確定?恨鐵不鋼的督促、管教,錯了嗎?為什麼到了最後,好像總是兩敗俱傷?

父母難免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,然而卻常忘了,子女永遠也不會成為龍或鳳!也許連象徵意義的可能也沒有,因為他們不是那塊料子。鐵就是鐵,鋼就是鋼,恨鐵不成鋼是判斷錯誤、對孩子的奢望也。換言之,為孩子定了無法或難以做到的目標來挫折他們,訓練或教育就是折磨,不是令人欣喜的事、毫無喜樂可言了。

用「恨」來描寫這個心態,真是入木三分啊!恨鐵不成鋼早已不是愛、變質了。恨得牙癢癢的、怒不可抑的,能不造成傷害幾稀?這其實是輸不起的情緒,健康的心理應該是接受現實,修正目標或戰略。多鼓勵、常讚美以激勵心志才是有效而不會傷害的方法,又能讓學子更上一層樓且樂此不疲。供您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