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 教 與 公 德 心

(2000/1/28登在自由時報)

 
學得了有關E.Q.的功課,我寫了一本書〈情緒傷害〉十分暢銷,又到處演講一百五十多場以分享這方面的認知。在其中提到E.Q.的高低取決於心理的健康與否,而情緒傷害正是心理健康與否的重要原因之一;甚至是許多社會案件中,主角的行為所以令人錯愕的原因,像資優生為什麼會自殺,老夫老妻怎麼還要離婚、相殘,父母怎麼會把孩子打死等,都是情緒傷害惹的禍。
情緒傷害從哪裡來的呢?主要的竟然是源自於父母師長的愛之深、責之切∼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所定的目標時,忍不住的嫌棄、批評、打罵所造成的。所以,管教孩子時要多用讚美、肯定、接納的方法,尤其是處罰孩子不要過份嚴厲,以免迫切的切變成切菜的切,切得孩子的內心傷痕累累,反而弄巧成拙、傷了孩子的情緒。
不少父母很困惑的問我,難道孩子做錯了還不可以管教,要讓他自生自滅是嗎?我誠惶誠恐的告訴他們,當然不是,管教孩子是父母的天職,但是方法一定要斟酌、考慮再三。看見自由時報一月廿四日的報導,一法籍男子在飯店用餐時,因不堪鄰桌頑童吵鬧,制止無效之餘,一怒之下推倒孩童,結果雙方鬧到警察局。幾天來有許多人為文講述管教之道,對台灣人坐視自己孩子在大眾場所裡任意嬉鬧的心態也多所檢討。在那些立論之中,讓我深深感覺台灣人的水準實在越來越進步了。不自量力的也想分享一些看法,作大家的參考。
基本上,法籍男子之怒推孩童就是一種情緒傷害的動作,因為他無法制止孩童,小小的挫折感就讓他失控了。不過,也許他已經有很多次這樣的經驗,對台灣人的父母放任孩子在飯店裡喧鬧這件事已經深惡痛絕了,雖然不能說他因此就可以怒推孩童於地,但是藉此事件討論的機會,讓我們台灣人好好反省、檢討,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吧!
當朋友愧歉自己的孩子沒有禮貌時,「小孩子不懂事」也許是一句可以接受的安慰之詞;但是有些父母卻拿來當做推卸責任、敷衍塞責的藉口,這就不很妥當了。小孩子不懂事是真的,但並不表示無法教導。卅多年前在神學院讀書時,在禮拜堂裡看見有些洋人教授的孩子從頭到尾乖乖的坐著,有些孩子實在坐不住時就在父母耳邊小聲報告,然後踮著腳尖走出去,令我印象深刻,也很好奇他們是怎樣教導的。後來才漸漸發現,那些教導孩子成功的洋人,從來就不認為「小孩子不懂事」所以就放任孩子,相反的總是殷勤叮嚀,甚至把他們當作大人一樣,一而再、再而三的跟他們說理,結果他們年紀小小的,講話、做人都有模有樣的,像個小大人。反觀國內,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狀況、丟人現眼、表現出沒有家教的樣子時,忍不住就情緒化的大吼、甚至揍人,雖然有一時的果效,但是孩子還是什麼也沒有學到,仍然不知怎樣自處,依然頻頻出醜。
正像聖經所說,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(箴言廿二6)什麼是「當行的道」呢?假定孩童天生就應該懂、應該會,所以每次做錯、說錯,你就罵他打他。我常常想,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管教,用「管」來代替「教」嗎?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。不教而管或許也能達到「教」的目的,然而成果卻非常有限,因為會讓人非常不舒服、不服氣、甚至內心受到傷害。最要不得的,每次他都自認倒楣,挨打、挨罵而不知為何!既不知當行的道,要怎樣討好我們呢?不教而管,怎能心悅誠服呢?怎麼會有榮譽感?怎麼懂得自重或尊重別人呢?所謂家教,不是教這些嗎?
在國外時,在電影裡也看得到,父母要去參加筵席或到大飯店吃飯時,就把孩子放在家裡,寧可花錢請人照顧。孩子不必到公共場所,也不必忍受漫長的餐宴∼餐宴對孩子來說有時是無聊透頂的事。再說,孩子無法遵守規矩就不讓他去,為了要去自然會自我約束了,不正是最好的機會教育嗎!若年紀還小無法約束、又無人可托,像麥當勞、肯達基之類的餐廳設有孩子的遊樂園地,就是個很好的選擇。
朋友問,碰到那個法國人的情況要怎麼辦?我說,告訴餐廳的管理人員,要求他們盡到維持清靜、安全的責任。想想看,若孩子碰到服務生,使熱湯倒在賓客的頭上,怎麼辦呢?誰要負責?為了大部分客人的權益與餐廳的素質,孩子喧嚷可以請他們的大人約束,太過份的客人為什麼不能請他離開?在國外有的餐廳還禁止孩子進入用餐呢!至少立個牌子,寫上禁止孩子喧鬧吧!
說到公共場所,國人還常常帶孩子到醫院去探望病人,大人們談天說地的聯絡感情起來、聊個沒完沒了,孩子就自己想辦法打發無聊的時光,很快的就跟別床或別室的孩子打成一片,把醫院當成遊戲場或運動場,好像也沒人在管。讓孩子們冒著被細菌感染的危險不說,吵雜聲帶給許多病人煩惱,真是不像話!
同樣地,有一次在火車上,看見一位旅行團的領隊,從上車開始就大聲對團員報告、叮嚀,足足有三十分鐘之久,車廂內其他的人都被吵的不得安寧。他的服務對團員來說真是可圈可點,但對其他人來說,他簡直可說是旁若無人!可悲的是這種現象還經常看到。
國人的公德心還真需要提升,你以為然否?誰該負責,從何開始呢?就從教導孩子當行的道開始,以身作則來管教吧!